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资讯  信息

提醒!使用微信、支付宝这个功能要注意,已有人被骗……

现在网络时代很方便

钱进钱出,基本都在虚拟空间运转

安全性也比以前高出不少

那DV君想问一个问题

当你收到3000元,退回3000元

你究竟赚了还是亏了?

正确答案:不赚不亏!

然而前段时间

江苏南京的杨女士就碰到一“怪”事

不仅到手的钱没了

而且还倒贴!

近日

杨女士在网上发布一条房屋出租信息

几天后张某主动联系

她告诉 杨女士自己刚调来南京工作

打算将这套房子租下来

随后

她通过微信“亲属卡”转了3000元

作为房子的押金

然而,没过多久张某就“反悔”了

这个时候

张某通过 以亲属卡不好用为由

让杨女士退还押金

而杨女士也按照 张某所说的步骤

进行操作

向她 赠予了一张额度为3000元的

“亲属卡”

可这卡刚赠予完

杨女士的手机上就 陆续出现了

多条消费提醒

之后联系张某发现自己被拉黑

杨女士也选择报警处理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整个案件

最关键的点就在于“亲属卡”

为什么张某不用转账、红包等方式

偏偏要用这个功能?

他们又是如何通过这个功能行骗的?

/ 什么是“亲属卡”?/

“亲属卡”是微信上线的一个功能, 具有“代付”性质,最高每月3000元。 简单来说就是他人消费,开通者买单。

这就是“亲属卡”的功能

那问题来了

骗子是怎么通过“亲属卡”来诈骗的?

/ 1 / 混淆概念

杨女士就是听信张某的一面之词,以为自己收到的是3000元押金,实际上只是一张 额度为3000元的“亲属卡”。但在她的理解里,自己已经收到了款项。

/ 2 / 自行解绑

杨女士领取“亲属卡”后,不法分子为了减少风险,会立即进行解绑,此时杨女士就算消费, 张某也不需要对其进行“代付”。

/ 3 / 要求退款

不法分子随后会以各种理由提出退款,并要求钱款“原路返回”,于是杨女士在张某的指引下, 也为对方开通了“亲属卡”。

不同的是,之前杨女士接受“亲属卡”后并无消费,所以对于不法分子来说钱款分文未少,更不存在支出了3000元的说法。但是当杨 士成了代付方后,张某立即利用“亲属卡”功能多次消费,刷爆额度,使得杨女士损失了2980元。

如何设置和检查“亲属卡”?

DV君一招教你学会

操作步骤:打开微信【我】——【钱包】——选择【亲属卡】——点击【赠送亲属卡】——选择赠予类别和人即可。

发送“亲属卡”给他人

相当于默认替对方的消费买单

务必谨慎开通

同样,支付宝也有“亲情号”功能

与“亲属卡”功能类似

另外

除了上面特别要注意的“亲属卡”

这些手机功能

大家也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支付宝 微信“免密支付”

手机对着收款机只听“嘀”的一声,就结束了整个付款流程,但生活中因免密支付被盗刷的事件时有发生。及时关闭不需要的自动扣费、解绑使用频率较低的免密支付是关键。目前,大家使用频率较高的自动扣费和免密支付,大多是通过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来扣费的。

支付宝操作手法

登录支付宝——点击【我的】——右上角【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下方可以查看与免密支付签约的其他软件,点击即可选择是否需要关闭。

微信操作方法

登录微信——点击底部菜单【我】——【支付】——点击右上角的【···】——【自动扣费】,其中会列明所有自动扣费的服务,如不需要可选择关闭服务即可。

USB调试

大多数安卓手机都有USB调试功能,这相当于给手机开放了一个接口,很多刷机达人能够利用这个接口体验到更多的功能。不过,开启了USB调试功能,意味着手机自身的“保护性”便相对差了一些,存在着隐蔽的风险,手机绑定的账号信息等很容易被各种应用随意调用。

操作如下:点击设置——系统——关于本机——连续6次以上点击版本号——进入开发者模式——返回系统页面——开发者人员选项——USB调试,选择“关闭”即可。

附近的人

微信“所在位置”功能可以跟朋友分享你在哪儿,但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建议大家发朋友圈时慎重显示位置信息。微信“附近的人”也可定位到你的位置,建议关闭此功能。

操作如下:打开微信【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附近的人】,点击即可关闭。

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

一旦开启了这项功能,即使不是微信好友,陌生人也可以查看你的相册,瞬间暴露隐私。

操作如下:打开微信【设置】——【隐私】——【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点击即可关闭。

敏感权限

用户安装应用时会被要求允许软件读取相关权限,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应尽量关闭。

自动登录

登陆支付软件时,取消“记住用户名”、“7天内免登录”等设置。一旦手机遗失或落入他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同时尽量避免“一码走天下”,使用数字、字母、符号组合的密码。

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

在公共场所时,如果WiFi一直处于打开状态,手机会不断向周边进行搜寻,一旦遇到无需密码的热点就会自动进行连接,存在被钓鱼的风险。

手机蓝牙

一些病毒会伪装成文件形式通过蓝牙强制传播,造成手机通讯录、照片、信息等功能异常。甚至会被 强制安装流氓软件,读取用户隐私信息。

不使用蓝牙时应及时关闭。同时,在连接蓝牙时设置密码,拒绝一切陌生文件传输。

各位街坊

请把这份手机安全指南转给朋友

防止大家被骗了~

来源:南京公安,如有侵权请和本公众号联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夏商西周的兴亡
  • 编辑:贾贵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