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资讯  资讯

一岁宝宝吃葡萄干被噎,空姐用海姆立克法紧急施救

11月3日下午,由西安飞往广州的HU7857航班上,一名一岁多的幼儿因吞食葡萄干导致异物堵塞,呼吸困难,飞机上的乘务员用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最终让孩子吐出异物脱离危险,飞机提前半小时到达广州。

11月3日下午,海南航空HU7857航班从西安飞往广州。张华英像往常一样站在客舱迎客,这是她飞行的第六年了。她向登机旅客微笑问候,温馨地提示旅客座位信息,帮助旅客放置行李。这天乘机的旅客老老小小不少,张华英细心地帮助着年长旅客同时顾及着小旅客有没有什么特殊需求。迎客结束,一切准备就绪,飞机平稳起飞前往广州。

飞机平飞后,客舱的餐饮服务有序进行。突然,张华英发现35排前后区域旅客一片混乱,旅客神色紧张地看着35排的情况。职业敏感让张华英立即赶到35排,她看到一位怀抱一岁多婴幼儿的旅客情绪失控地对着她喊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开始抽筋了。此时,怀中那名幼儿身体正在抽搐、面色苍白。

已经累计飞行4700小时的张华英第一次遇到这个状况。一向沉着冷静的她没有慌乱,马上接过孩子,询问孩子的情况,并按响了头顶上方的呼唤铃寻求机组其他乘务员的协助。根据询问,张华英得知这是个仅有一岁两个月的孩子,没有其他病史,在刚吃完葡萄干后突发不适。结合孩子无法出声、无法咳嗽、无法呼吸的症状表现,张华英马上判断应该是被异物卡住导致的窒息,需要进行海姆立克法急救。

与此同时,乘务长上一凡通过机上广播寻找医护人员,另一名乘务员马上到达张华英身边协助安抚家长情绪,机长余致山迅速联系塔台申请直飞尽快落地。在得知旅客中不巧没有专业医护人员后,张华英深吸一口气,脑海里迅速复习了一遍乘务员医疗培训必讲科目-海姆立克急救法,沉着冷静地抱起小旅客采取头低脚高位,用一只手背部拍打催吐、一只手挤压胃部空气的方法紧急施救。由于孩子年龄小意识不清,无法直接沟通,张华英在小孩背部持续拍打并没有帮助他将异物吐出来。

小朋友的呼吸愈发急促,情况危急!张华英没有放弃,继续施救,她将自己手指伸进小朋友口中,打开口腔,实施催吐。小朋友下意识用牙齿紧咬住张华英手指,忍着疼痛她依然持续施救。在张华英的不懈坚持下,小朋友“哇”一下吐出刚吃的奶和葡萄干,全场所有人松了一口气。脱离生命危险后,其他乘务员快速协同家长为小朋友清理干净,并持续对小朋友进行悉心照料。

▲救治后,乘务组持续对小旅客悉心照料。

飞机最终提前半个小时抵达广州,开舱门后机场救护医生第一时间登机,为小旅客做了全面检查,并告知家长孩子已无碍,可正常下机。

▲落地后,机场救护医生登机检查。

听到这个好消息,孩子家长和机上旅客都松了一口气。看着旅客离开的身影,张华英也如释重负,这时才感到刚才被小旅客牙齿碰伤的手指隐隐作痛。简单处理后,她马上回到岗位,平复好心情继续下一段航程工作。海南航空乘务员张华英与旅客一家道别

▲海南航空乘务员张华英与旅客一家道别。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华英说到,“当时小旅客家人情绪失控地告诉我孩子在抽搐,我当时下意识反应就是孩子吃东西卡住了。询问了家长以前有没有这种情况,然后听到客舱没有医护人员,我也没来得及想,迅速接过孩子按照我们每年复训的急救知识进行施救。当时孩子已经没有意识,就一个软趴趴的小身体在我的怀里。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救活他!这是一个生命,牵扯着背后家庭多少人,无论如何都要把孩子救过来。”

▆小科普

携带婴幼儿童乘机时,需注意使用餐食过程中,避免将坚果等不易溶的食品让儿童或婴幼儿食用,由于婴幼儿食道较窄,易导致儿童、婴幼儿旅客气道、食道被食物阻塞,造成生命危险。

如乘机过程中发生异物阻塞气管,观察患者无法发声、颜面青紫、呼吸困难、肢体抽搐等伴行的症状表现,判断为窒息需立即进行海姆立克法急救。针对无法有效配合的婴幼儿采取头低脚高体位背部拍击,急救者位于患儿身后,掌根用劲叩击其背部中间(4-6次)。针对可有效配合的儿童及成人采取腹部冲击,急救者站于患者背后并从背后抱住患者的肚脐上两横指处,一只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患者肚脐上两横指处,另一只手成掌包住拳头上边,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冲击(4-6次),反复进行直到阻塞物吐出。

李妍 罗林凤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李妍 罗林凤

黄黛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