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广州资讯  资讯

48国189城广州“云相聚”,共享战疫经验

48国、189城市、6种语言……共话疫情中的城市和地方政府合作。11月12日晚,2020年世界城地组织广州世界理事会在穗开幕。开幕式以视频连线形式实现,成为广州今年举行重要的一场国际“云”会议。

据悉,世界城地组织广州世界理事会会议以“疫情中的城市和地方政府”为主题,共有来全球48个国家189个城市、地方政府和国际组织共约350名代表参会,其中副市长以上级别代表及国际组织代表共123人。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从会议获悉,全球市长论坛与世界大都市协会第十三届世界大会、第五届广州奖颁奖活动将于2021年在广州举行。

全球城市“云端”共享战疫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各个城市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2020年世界城地组织广州世界理事会会议以线上形式如期举行,以“疫情中的城市和地方政府”为主题,充分展现全球城市团结一致应对疫情、深化合作推动发展的共识和决心。

正是在这样的特殊形势下,在这场特殊的国际会议中,所有参会者关注的焦点都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各城市如何通力合作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在后疫情时代世界将如何复苏。

关注焦点1:新冠肺炎疫情“新语境”下更需全球合作

“虽然无法来到美丽的花城参会,但能在云端见面,也展现了各城市的精诚合作。“会议伊始,世界城地组织主席、摩洛哥阿尔何塞马市市长邦德拉的致辞说出了不少参会者的心声。

邦德拉认为,在这场疫情中,地方政府展现了城市韧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他看来,面对疫情,不能只靠政府单一层面解决问题,要通过社区力量提供服务,为容易受到影响的群体提供服务;也不能只靠任意一个国家单打独斗,要彼此精诚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说,虽然世界城地组织始终强调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语境”下,合作的意义更加彰显。“我们需要捍卫我们共同的价值,将我们所在的社区打造成为更宜居、更能够满足脆弱群体需求的社区,也能够更好地以人民出发,为他们提高更好的公共服务。”他认为,后疫情时代,很多观念会因为疫情而改变,例如在城市规划时将注重考虑未来世代的发展需求,让社区更有包容性。而打造包容性社会,不仅仅需要对话,更要采取实际行动,让不同利益相关方参与政策制定,不让任何一个地方掉队;还要打造新的消费模式和生产范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冠肺炎带来的冲击,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当前危机尚未得到控制,有的国家和地区仍在遭受第二波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但同时,也有国家和地区成功控制了疫情,给我们树立了典范,让我们认识到疫情是可控的,也真实感受到疫情战争是能够打赢的。”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谢里夫在发言感叹。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她坦言团结很重要,地方政府的精诚团结给城市带来了巨大韧性。她说,接下来,在国际组织框架下,大家要携起手来,制定可持续、包容、有韧性、以社区和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只有通过团结合作,我们才能够自救,才能摆脱疫情的影响!”

关注焦点2:后疫情时代世界如何复苏

疫情带来新机遇,将重点关注粮食安全生产、人员流动风险等问题

除了疫情期间全球城市如何通力合作抗击疫情,后疫情时代世界如何复苏同样是这场国际会议的关注焦点。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坦言,进入后疫情时代,粮食安全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疫情为粮食安全带来了新挑战,尤其对于脆弱的人群来说,对他们的打击特别严重,我们要在控制疫情的同时要加大粮食生产,必须要确保在后疫情时代有粮食供应。”屈冬玉说,疫情期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对77个国家进行调研,发现地方政府在控制疫情中对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世界的粮食生产潜力还没有得到最大释放,因此需要用全局眼光来看待疫情。”当谈及疫情后需要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粮食生产和供应?屈冬玉认为,要向地方政府实现更大的赋权,让地方政府可以更好衔接中央政府在食品和农业生产方面的规划,也要提高社区的能力建设。在他看来,政府部门眼光要更加长远,把绿色空间纳入到各个地方政府的规划之中,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

国际移民组织总干事维托里诺则认为,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明显增强,将推出人员流动综合解决方案。维托里诺说,流动人口是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据统计,有一亿四千多万人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然而,疫情期间流动人群受到严重的影响,一部人流离失所、失去工作,也有的人无法享受公共服务。对此,从国际组织到地方政府,都要有新的计划和新的工具来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一起打造更强有力、更加包容的社会,对移民人群、对边缘人群展现更多的包容,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人居国际联盟主席艾伦在发言中表示,疫情对于人们生活品质的影响包括了住房、食品和人居环境等重要因素。“调查发现,在疫情期间我们反而能够做到一些长久以来希望做到的事情。疫情给了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机会,比如给无家可归的人群帮助、推进廉租房供给等等。”她也强调,各地政府应该将疫情期间采取的良好应对措施在疫情之后继续维持和推进。政府需要用全局的视野,引导保护卫生健康领域的社会功能,要有紧迫感地开发出更多的资源解决相关问题。

数读:广州战疫经验全球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期间,广州的战“疫”经验也受到了参会的全球城市代表的关注。

广州是全球较早受到疫情影响的城市,面对疫情的严重冲击,广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建立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为顾问、59名省市专家组成的联合会诊机制,统筹9家定点收治医院、1478名相关专业医生、3702名注册护士、7200张床位,推动从熔喷布到口罩机,从防护服、护目镜到额温枪、检测试剂盒等防疫物资全品类、全产业链体系迅速形成,日产口罩从50万个提升到3000多万个、防护服从2000件提升到9万多件,最高日产试剂盒92万人份、红外体温计(额温枪)13万支、护目镜10万副,竭尽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冲击。

截至11月11日24时,广州全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45例。其中,境内病例377例、境外输入468例;境内病例治愈率99.7%,治愈患者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92岁。经过不懈努力,广州社会秩序已回归常态,经济稳步复苏向好,前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万亿元,同比增长1%。

面对疫情席卷全球,广州通过在线国际研讨会等形式,向世界城地组织、世界大都市协会、联合国人居署、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等国际组织和38个国家的49个友城分享抗疫经验。钟南山院士除全程指导参与国内抗疫,还始终坚守国际抗疫合作第一线,与20个国家和地区医学同行连线34场,第一时间分享中国做法经验。我们先后向国际友城及有关国际组织捐赠KN95口罩143万个、医用外科口罩463万个、额温枪9700支,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国际社会抗疫的大力支持。

申卉、张姝泓 穗外事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杨耀烨

黄捷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